政治理论(全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政治理论(全文),供大家参考。

政治理论(全文)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辩证的唯物论 第一节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和存在, 精神和物质, 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即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或世界的可知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 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形态:

 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表现在:

 它对现存事物都是从其不断的运动中, 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不崇拜任何东西, 按其本质来说, 它是批判的、 革命的; 它对人类哲学遗产进行了革命的改造; 它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 是彻底革命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

 它批判的继承了人类哲学遗产中的有价值的科学思想,它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 始终严格的以大量, 确凿的客观事实为根据; 通过根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 揭示了自 然、 社会、 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它的整个理论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没有片面性, 并随实践发展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高度统一的。

 它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需要, 革命性又必须依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

 这种统一是建立在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之上的。

 意识的能动作用 1. 意识能动性及其表现 第一,

 认识世界的能动性。

 它能根据实践需要能动地选择和反映对象, 能动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第二,

 意识的能动性更重要的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上。

 第三,

 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上。

 世界的永恒发展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承当者,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性。

 物质和运动的不可分性表现在:

 一方面。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

 另一方面,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这是因为, 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着。

 时间和空间以物质运动为内容, 它们的性质、 计量都依赖于物质的运动, 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绝对时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联系、 全面观点和孤立、 片面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联系、 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用孤立、 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2.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用发展、 变化的观点看世界, 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灭亡, 新事物产生。

 形而上学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即使承认变化, 也只承认量变, 否认质变。

 3.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 辩证法承认矛盾, 并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则否认矛盾, 并把事物发展

 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外力的作用。

 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

 总之,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 防止形而上学。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其一是说,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其二是说, 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简言之, 指矛盾无所不在, 无时不有。

 矛盾的普遍性提供了科学认识事物的总的方向。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的矛盾及其各方面的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是区别、 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坚持“两点论” 和“重点论” 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 和“重点论” 统一的原则。

 辩证的“两点论”, 就是一分为二地全面看问题, 坚持矛盾分析方法。

 与“两点论” 对立的是形而上学“一点论”。“一点论” 孤立、 片面地看问题, 只看到一种矛盾或矛盾的一个方面。

 辨证法的“重点论”, 就是多种矛盾中, 要看重把握只要矛盾; 在矛盾两方面中, 着重把握其主要方面。

 “两点论” 和“重点论” 是统一的。

 辩证法的“两点论” 内在地包含这“重点论”, 因为矛盾发展重视不平衡的。

 在实际工作中, 要主义和仿制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 既要反“左” 防右, 又要反右防“左”,这是矛盾发展不平衡原理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量变质变规律 质、 量、 度 1.质 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是一定质的事物, 质是一定事物的质; 丧失了事物的质, 就丧失了该事物的存在。

 2. 量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 程度、 速度, 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 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可以区分为内涵的量和外延的量。

 3. 度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幅度、 范围, 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

 质和量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依存和制约。

 没有无质之量和无量之质, 纯粹的质或量都是不存在的。

 一切事物都是特定质和量的统一, 都有自己的度。

 度有两个几线, 称之为关节点, 一旦超出或破坏了度, 质和量的统一体就发生破裂, 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掌握适度原则的重要意义是:

 其一, 把握事物的度, 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质, 具体划清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

 其二, 在实践中要把握“适度” 的原则,“过犹不及”, 过度或不及都会犯错误。

 其三, 如果需要改变事物的性质, 则必须用于突破事物的度; 要把握一定条件下的“最佳适度”。

 否定之否定 1.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不是通过一次否定完成的, 而是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即两次否定, 三个阶段实现的。

 第三个阶段在更高级的基础上重复了第一阶段的某些形式、 特征, 因而呈现出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这就是否定之否定解释的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从内容上看它说明了事物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的辨证运动。

 从形式上看, 则是螺

 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2. 事物发展的前景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是前进、 上升的, 这是因为:

 在十五发展过程中, 每一次否定都是新质对旧质的克服, 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同时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因素; 并增加了旧事物中没有的、 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和过程是曲折的。

 这是因为:

 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必然边线处曲折性; 在开始时, 旧事物力量强大, 新事物力量弱小, 它们的斗争必然是曲折的过程, 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 新事物本身有弱点、 缺点, 甚至犯错误, 它的成长、 完善也是曲折的过程。

 3.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

 这是因为:(1)

 新事物作为旧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 既是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又是其赖以存在的因素, 是旧事物无法克服的力量 。

 (2)

 新事物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 能适应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条件。(3)

 新事物对旧事物进行了辩证的否定, 增加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4)

 在社会历史领域, 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必然受到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但由于旧事物力量的强大及其长期存在, 由于新事物本身存在的缺点和错误, 由于人民群众对它的认识有个过程, 新事物的成长、 胜利不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4. 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 要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反对 “循环论” 和“直线论”。“循环论” 把事物发展看成周而复始的循环, 否定了发展的前进性。“直线论” 把事物的发展看成直线, 否认了 曲折性。

 它们都是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统一的原理。

  在实践上, 要认识到“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其一,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自我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必然趋势。

 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

 其二, 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 要认清其发展过程的曲折性,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保持清醒头脑。

 其三, 正确对待新生事物, 善于发现、 扶植、 支持新事物和旧事物作斗争。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是革命乐观主义的理论依据。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 的活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 时间是认识的来源 只有通过实践, 主体才能接触客体获得大量感性材料, 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进一步暴露事物的本质。

 人的两种知识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归根到底, 都来自实践, 一切知识, 都发源于直接经验。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这是因为:

 实践发展不断吐出新的认识课题; 实践不断累积越来越丰富的感性材料; 实践不断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实践不断锻炼和强化人的感知器官和思维能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正确与否, 在主观认识范围以内是得不到解决的, 认识对象也不能直接回答这一问题,只能靠实践及其结果来检验。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决定的。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本身, 而在于指导实践, 为实践服务。

 认识不为实践服务, 而是束之高阁, 或空谈一阵, 就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

 因此, 列宁指出:

 实践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

 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人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就整个认识运动而言, 则是无线曲折发展的过程。

 一个正确的思想, 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这是因为:

 其一, 事物是复杂的, 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其二, 认的认识受历史条件、 科学技术条件、 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

 其三, 认识主体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受立场、 观点、 方法、 知识水平、 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因素的制约, 人的认识能力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因此, 对客观事物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 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 补充、 深化, 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的谋取方式即物质生产的具体的历史的形式, 它是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统一。

 它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是因为:

 第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为了 生存和发展, 必须劳动,劳动必然采取一定方式。

 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的生产方式, 既是社会和自然互相联系, 交换物质、 能量和信息的纽带, 又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

 第二,

 生产凡事决定者社会结构、 性质和面貌。

 马克思说,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盛会的过程。

 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

 不同生产方式决定者不太能够的社会形态, 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 精神面貌, 归根到底, 都是根源于生产方式。、

 第三,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变化和更替, 决定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这会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方式变化和更替的历史。

 社会的意识结构 1. 社会的意识结构。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 2. 社会的诸多形式:

 (1)

 政治、 法律思想(2)

 道德(3)

 艺术(4)

 宗教 3.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

 社会意思来源于社会存在,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根源。

 第二,

 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

 第三,

 在阶级社会中, 社会意识形态是阶级利益的反映, 有阶级性:

 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4.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独立性表现在:

 其一,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它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 或能预见未来。

 其二, 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稳性。

 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社会意识却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 其社会意识却相对先进。

 其三, 社会意识发展得历史继承性, 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 总是继承了过去的社会意识成果。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具有重大的意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运用的范畴密切相关。

 但不是完全同一的, 物质文明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 它属于社会存在的范畴, 它是精神文明的基础。

 精神文明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主观世界的积极成果。

 是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它决定物质文明建设的方向, 能知道和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 发挥巨大的反作用。

 两者互为条件, 互为目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保证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方向; 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以及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 能克服、 抵制错误思想的泛滥和侵蚀, 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政治理论 全文